3月18日,皖儀科技發布公告,公司擬募資2億元投建年產千臺套高端質譜項目;3月10日,禾信儀器發布公告,擬投資1億元在安徽阜陽建設質譜產研基地……
質譜儀是現代科學研究最重要的基礎工具之一,被譽稱為“科學儀器皇冠上的明珠”。它廣泛應用于環境、食藥和國安等領域,對支撐前沿科學研究,服務國家戰略需求發揮著重要作用。
近年來,伴隨各行業對分析檢測技術需求的大幅提升,質譜儀憑借其高分辨、高靈敏、高通量和高準確度等多項優勢特性,在多個領域迎來了快速發展。根據Transparency Market Research測算,2018-2026年全球質譜儀市場的年均復合增長率將達到7.70%。
質譜儀在醫療健康、食品安全、環境監測、工業分析、國家安全等領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舉足輕重的地位。隨著質譜儀在食品安全、環境監測、藥物分析等領域的大量運用,我國質譜儀器市場正呈現出迅猛增長的發展態勢。根據智研咨詢數據顯示,2020年國內質譜儀市場規模約達到151億元,2026年將達到235億元。
研究機構表示,未來隨著國家經濟的不斷增長,中國預計將成為亞洲地區增長最快的質譜儀應用市場。
然而,作為高端科學儀器,質譜儀具有技術壁壘高,研發周期長等特點,其國內市場長期被國際巨頭占據,大量的質譜儀長期依賴進口。
目前全球質譜儀市場基本被國際巨頭所占據,市場主要參與者為沃特世、丹納赫、布魯克、安捷倫、賽默飛、島津等公司,這些公司占據了全球近90%的質譜儀市場份額。據中國海關的數據,2018年,我國進口了12426臺質譜儀,質譜儀的進口金額達到95.81億元,其中4成左右的進口質譜儀來自美國。
業內人士表示,國外質譜儀廠家由于較早進入該領域,無論是在產品性能、產品服務還是在配套的應用開發來講都已經比較領先,作為后來者,國產質譜儀很難在短期內全面超越他們,需要一定時間去樹立國產品牌的影響力。
質譜儀對推動經濟發展、促進相關行業技術升級、打破國外高端
分析儀器壟斷、提高高端分析儀器國產化率及國產替代等方面具有重要戰略意義。
2022年初,我國科技進步法正式實施,將自主創新作為我國戰略基點,強調企業技術創新主體地位,并調動和保護科技人員創新的積極性等多方面的規劃與努力,為新時期科技事業發展和全社會科技進步提供了重要法律保障。
國內質譜儀行業企業只有精準把握市場需求動向,不斷加大研發投入力度,努力穩定和充實自身研發團隊力量,強化自身的技術和產品特色,不斷拓展產品應用領域及場景,才能在未來質譜儀市場競爭中占據有利地位,與國際行業巨頭展開正面競爭。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