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業作為在國民經濟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民生工業,近年來發展勢頭強勁,有預測稱,到2025年我國乳制品市場規模或將達到8100億元。隨著4月27日伊利股份發布2021年年報,我國乳企年報基本已經出爐。在我國乳業呈現出高端化發展趨勢的背景下,多家乳業持續進行產品與技術創新與全產業鏈發展,乳業向高質量發展邁進。
伊利股份:成為亞洲首個營收破千億乳企
4月27日,伊利股份發布2021年年報。報告顯示,伊利股份2021年實現營業總收入1105.95億元,同比增長14.15;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87.32億元,同比增長近23%。至此,伊利成為亞洲地區首個營收破千億的乳企。
報告期內,伊利液體乳、奶粉及奶制品、冷飲產品三大類主營業務收入分別達到849.11億元、162.09億元、71.61億元,液態奶、常溫酸奶等產品市場規模穩步增長,嬰幼兒配方奶粉、奶酪零售額市場占有份額呈現良好的增長趨勢。
業績增長的背后,伊利一方面是始終堅持在內蒙古、寧夏、甘肅、河北、河南等多地,乃至國外多地區布局產業基地,貫徹全產業鏈發展思路,助推乳業健康發展。如今在伊利寧夏乳品生產基地,從現代化牧場到現代化液態奶生產基地,整齊劃一的超盤式
擠奶機、液態奶生產線等,生動的展現了乳業在新時期發展下的改變。另一方面,年報顯示伊利2021年研發投入超6億元,同比增長23.39%,通過對牧場管理模式、乳制品生產技術等進行創新,技術驅動下伊利乳業的發展值得期待,就在前段時間,伊利“零碳工廠”的誕生也展現其在節能減排、減碳創新方面的成效。
蒙牛乳業:以市場為導向驅動創新發展
早在3月30日,蒙牛乳業就發布了2021年全年業績公告。2021年蒙牛實現營業總收入881.42億元,同比增長15.9%;歸屬母公司凈利潤為50.26億元,同比增長42.57%。報告期內,蒙牛液態乳、冰淇淋、奶粉業務收入分別達到765.14億元、42.4億元、49.49億元,其中冰淇淋板塊同比增長61%,再加上成為妙可藍多主要股東后,奶酪業務為主的其他收入則同比增長超126%。
可以看到,近年來蒙牛以市場為導向,驅動自身拓展業務。無論是蒙牛戰略入股澳優乳業,收購妙可藍多等事件,還是其與環球度假區等聯合創新打造乳制品IP,或是在冰淇淋等業務板塊加強產品創新等,都成為蒙牛增強品牌影響力、打響口碑的重要方式,從而帶動其營收增長。
多家乳企發展勢頭向好
近些年,我國乳業進入快速增長期,除了伊利、蒙牛兩大龍頭企業外,以光明乳業、三元股份、現代牧業、飛鶴等為代表的乳企快速成長起來,乳制品賽道產品結構更加豐富、行業競爭日趨激烈。
據各家企業公布的年報,2021年光明乳業營業收入為292.06億元,同比增長15.59%;凈利潤為5.92億元,同比下降2.55%。三元股份實現營業收入77.31億元,同比增長 5.13%;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達到2.45億元左右,同比增長超1000%。
現代牧業2021年實現營業收入70.78億元,同比增長17.58%,歸屬母公司凈利潤為10.19億元,同比增長32.31%。中國飛鶴去年營收為227.8億元,同比增長22.5%,凈利潤為69億元,同比增長21.2%。
同期,在乳制品消費不斷增長中,2021年以麥趣爾、西域春、花園乳業為代表的新疆乳制品品牌通過線上渠道參與到乳制品行業競爭中來,市場占比份額不斷提升,營收實現增長。
其中,花園乳業全年實現營業總收入68416萬元,同比增長35.5%;利潤總額達6410萬元,同比增長40.4%。麥趣爾實現營業收入11.46億元,同比增長30.93%;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845.75萬元,同比下降65.01%,但就麥趣爾具體的營收情況來看,乳制品部分收入仍達到7.33億元,同比增長57.75%。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