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無小事,加快制定和提高食品企業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等,是規范和約束食品生產行為,保障食品質量安全的重要舉措。3月22日,柳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批準《預包裝柳州螺螄粉原料加工技術規程 第4部分:酸豆角》等3項柳州市地方標準,并予以公布,對柳州螺螄粉產業發展具有深遠意義。
俗語有言“不食螺螄粉,枉為柳州人”,一碗辣、爽、鮮、酸、燙的螺螄粉沉淀多年,一朝通過現代化的預包裝加工工藝紅遍國內外,支撐起柳州小米粉向大產業過渡的發展脈絡。截止到2020年底,袋裝柳州螺螄粉市場規模已經超過百億,這對于過去有品無名的螺螄粉來說可能很難想象,但站在產業發展的角度,這或許僅僅只是一個起點,也是一個帶動地方農業、食品工業等協同發展的支點。
在柳州螺螄粉產業迅猛發展中,不可忽視的一大要點在于食品行業歸根究底繞不開食品安全話題,保質保量保安全方能為產業發展夯實根基。對于關系到多產業多領域的柳州螺螄粉大產業,加快推動相關食品生產技術、加工技術標準的制定和實施是必要的。近日,柳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批準發布《預包裝柳州螺螄粉原料加工技術規程 第4部分:酸豆角》、《柳州螺螄粉原料竹筍生產技術規程》、《柳州螺螄養殖技術規程》三項地方標準,均將于今年4月20日正式實施。
據悉,酸豆角加工技術規程主要規定了預包裝柳州螺螄粉原料酸豆角的術語和定義、原輔料要求、食品添加劑、設施及工具、生產加工衛生要求、加工工藝、檢驗、標簽、標識、包裝等內容。其中,文件指出酸豆角生產工藝流程包含原料挑選、清洗、整理、濕法腌制/干法腌制、發酵幾大環節,生產加工衛生要求應符合GB 14881的規定。同時,指明酸豆角腌制容器主要為食品級塑料容器、陶瓷密閉容器、混凝土容器(或發酵池),各類發酵容器應符合相應要求等。
竹筍生產與螺螄養殖兩項相關標準則分別規定了柳州螺螄粉原料竹筍生產技術的術語和定義、竹種選擇、竹苗培育、造林技術、幼林撫育、成林管理、低產林改造、病蟲害防治、竹筍采收、竹筍質量分級,以及柳州螺螄養殖的技術要求。對農產品種植、養殖環節進行規范,也將從源頭為提升柳州螺螄粉食品安全風險控制能力獻力。
毫無疑問,當下柳州螺螄粉產業正在一步一個腳印地走出做大做強之路,原料種植、食品加工、下游銷售、品牌建設的全產業鏈發展思路明朗且具體。隨著一系列涉及到柳州螺螄粉產業鏈各鏈條的技術標準制定、實施,相應的生產主體也要及時掌握技術要點、嚴格遵循新標準,共同助力產業健康、蓬勃發展。
資料來源:柳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