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肉、水產等主要肉類消費品,行情發展串聯著大大小小的上中下游產業鏈條。從整體上看,雖然近期豬肉價格仍處在震蕩調整中,但隨著近兩年生豬整體存欄量回增、水產消費高漲,魚粉一類飼料原料需求呈現增長趨勢,甚至一度供不應求,加快提升國內魚粉生產工藝和
干燥設備等加工機械的性能,增強魚粉生產實力,扭轉魚粉大量依賴進口的現狀顯得很是關鍵。
魚粉是以一種或多種魚類為原料,經去油、脫水、干燥、篩選、粉碎等加工后得到的飼料原料。因為魚粉中含有較高含量的粗脂肪、B族維生素、脂溶性維生素、礦物質,以及一些可刺激動物生長發育的未知生長因子等,也被稱為高蛋白質飼料原料。而且據介紹作為原料的魚粉很容易配出高能量的飼料,在家畜飼料、水產動物飼料、毛皮動物飼料中均有著廣泛的應用,據華經產業研究院整理的數據顯示,2020年水產飼料和豬飼料中所用魚粉占比分別達到59%和31%。
而正如人們所知,長期以來我國都是水產養殖、生豬養殖的大國,在生豬行情漸漸走過前兩年的非洲豬瘟影響期,以及居民水產品消費量呈現增長趨勢后,兩者供應端再度壯大起來,作為主要飼料的魚粉需求量和價格也在前些年的波動中迎來相對的企穩期、增長期。但由于魚粉主要產自秘魯、智利、日本、丹麥等地,我國雖有魚粉生產但總量較小,自產魚粉僅可滿足1/3的總需求,魚粉供給多年來還是依賴進口為主。
面向畜禽、水產養殖端的魚粉供給需求回歸到正常水平并有望繼續增長,加快提升我國魚粉自產水平,緩解依賴進口的現狀顯得至關重要。據介紹,我國魚粉行業起步較晚,受到近海捕撈的魚類品種參差不齊,以及加工工藝、加工設備影響,魚粉在品質上具有一定的不穩定性,從而使得進口魚粉剛需性增強。對此,魚粉加工設備升級和生產工藝優化已然成為近年來國內魚粉行業探索發展的主要方向。
據了解,魚粉加工中的干燥環節是影響其品質的重要因素,若使用傳統的高溫干燥,很容易導致魚粉中的蛋白質受損、消化率降低,因而國外多采用蒸汽間接干燥或低溫真空干燥工藝。在國內,隨著多樣化的干燥設備出現,魚粉加工品質、效率等都得到大幅提升,例如噴霧干燥設備在熱風氣流中能對熱敏性物料進行數秒鐘的快速干燥,魚粉成品的水分含量、顆粒細膩度、均勻度、純度等較高,能夠更好滿足高質量魚粉供給需求。
還有機械企業推出主要將濕物料的干燥分為兩步完成的氣流干燥設備。據悉,該設備循環干燥的模式既節能環保,不同型號的干燥設備在蒸發水分、熱效率等方面展現出的不俗實力,也促使干燥后的物料在品質上具有一定優勢。
除此之外,去年十月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新修訂的國家標準《飼料原料 魚粉》(GB/T 19164-2021),也從生產工藝方面切入助力魚粉產業發展。據悉,該國標中對技術內容進行了大范圍的調整,如分級指標、理化指標以及相關試驗方法等,也將更進一步推動我國魚粉生產和貿易規范化,為畜牧水產養殖業的發展夯實基礎。
總而言之,魚粉作為優質的高蛋白質飼料原料,在養殖業中大有可為。我國加快實現魚粉實力的提升將有效緩解魚粉供需緊平衡和嚴重依賴進口的局面,帶動養殖業產業鏈更加健康穩定的發展。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