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是農業大國,農業對我國經濟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推進農業全產業鏈建設,有利于促進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形成新發展格局;有助于拓展農民就業空間、增加農民致富渠道、實現共同富裕。未來,農業全產業鏈發展仍大有可為。
安徽:全產業鏈發展,促進鄉村產業提質增效
2021年前三季度,安徽省24個“一縣一業(特)”示范縣主導產業累計投入各類資金59.8億元,實現全產業鏈產值703.7億元,同比增長15%。亳州市譙城區中藥材、懷遠縣糯稻、宣城市宣州區家禽、長豐縣草莓等主導產業發展較好,全產業鏈產值分別達162.5億元、79.3億元、74.2億元、68.7億元。
今年將繼續大力推進“一縣一業(特)”全產業鏈創建,培育一批百億企業、千億集群。深入實施長三角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工供應基地建設“158”行動計劃,全面融入滬蘇浙產業鏈。
甘肅:打造種、養、加、銷為一體的全產業鏈條
民盟甘肅省委調研發現,甘肅省部分地區還存在全產業鏈建設滯后,缺乏農業全產業鏈意識,尚無一項產業打造成符合特色產業體系的全產業鏈,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不足,產業鏈條短、深度加工不足,產業處于缺鏈、斷鏈狀態等現象。
民盟甘肅省委建議,應根據各地區域農業特色和優勢,確定農業首位產業,圍繞耕、種、管、收、儲、加、銷等環節,推動經營主體和社會化服務向產后烘干、儲藏、加工、包裝、營銷等產業鏈后端延伸,打造種、養、加、銷為一體的全產業鏈條。
山西:建服務農業全產業鏈發展的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
為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和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從2021年4月開始,山西省對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進行重塑重構重建,經過制定方案、科學架構、組織競聘、專家評審、會議研究、公開公示等環節,共組建玉米、小麥、雜糧、谷子、油料、馬鈴薯、果樹、蔬菜、食用菌、中藥材(藥茶)、豬、雞、牛、羊、漁、牧草、功能食品17個體系,配備專家358名,全面構建起了“糧頭食尾、農頭工尾”各環節緊密銜接、環環相扣、服務農業全產業鏈發展的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
陜西:深入推進蘋果、獼猴桃等9個農業全產業鏈建設
1月19日上午,陜西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六次會議在西安開幕。會上提出,陜西將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深入推進乳制品、蘋果、茶葉、獼猴桃等9個農業全產業鏈建設,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加大金融服務農業產業化力度,培育發展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和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不斷壯大“3+X”特色產業規模,引導創建5個國家級、30個省級農村產業融合示范園。
全國各地響應國家政策號召,積極落實農業全產業鏈發展,促進鄉村產業振興。據了解,2020年農業總產值10.7萬億元,農產品加工業營業收入23.2萬億元。目標到2025年,農業全產業鏈標準體系更加健全,農業全產業鏈價值占縣域生產總值的比重實現較大幅度提高,鄉村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明顯提升,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基本形成。糧棉油糖、肉禽蛋奶等重要農產品全產業鏈基本建成,國內生產供應體系安全可控。果菜菌茶、水產品、特色農產品全產業鏈不斷健全。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