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對重口味的偏好使得餐食烹飪中往往少不了辣椒、花椒的參與,麻、辣、鮮、香方構成口口生津的好滋味。而相較于在火鍋、川菜中常出現的紅辣椒、紅花椒,青花椒給人的感覺則更加清爽一些,并且多用于江湖菜的提味中。為了使易變色、不易保存的新鮮青花椒以高品質滿足供應需求,近年來青
花椒色選機、
真空包裝機等發揮著重要作用。
花椒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一種調味品,具有特征的麻味和可以增加食欲的屬性使其在種類眾多的調味品中脫穎而出。同時,花椒還是一味有著溫中行氣、逐寒止痛、殺蟲止癢等功效的中藥材,在《本草綱目》、《神農百草經》等典籍中均有對其記載,如“椒,純陽之物,其味辛而麻,其氣溫以熱”、“主邪氣咳逆,溫中,逐骨節皮膚死肌,寒濕痹痛,下氣”等等,有著較高食藥兩用價值,故而花椒在近些年也體現出較好的市場發展趨勢。
一般來說,花椒分為紅花椒、青花椒兩個大類,兩者均是顆粒飽滿、麻味濃郁,只是在色香味細節上有所差異。例如紅花椒紅亮,麻味厚重感、持久性更強一些,更像是一個“成熟的大人”;青花椒則呈綠色,麻味更加的清香、柔和,如同一個尚處青春的“少年”一般。說到兩者的用途,則前者大家較為熟悉,在火鍋鍋底中常能看到大份量的紅花椒、紅辣椒,在爆炒類的菜品中也以紅花椒為主;青花椒用于菜品烹飪中的時間就稍晚一些,據說是經由重慶傳出,更多的是在椒麻雞、酸菜魚等偏向清香、家常的菜品中做提味增色之用。
隨著近年來以青花椒酸菜魚為代表的餐食品類走俏市場和人們對青花椒的認可度進一步提升,青花椒市場需求量一度走高,在前幾年花椒價格大漲的背景下更是促使農戶種植熱情高漲。在青花椒產業、產量不斷增長中,成熟期較短、保鮮期較短的青花椒還在干花椒、花椒油等基礎產品中衍生出保鮮花椒,以為商家、消費者帶來更接近原始風味的青花椒。在面向青花椒儲存不當極易變色甚至發霉腐爛這一問題時,為農產品保質保鮮帶來重要保障的分選、包裝機械等在其產后加工中也展現出實力。
據了解,新鮮的青花椒在常溫條件下很快就會變黑,色澤變化往往會使得商品價格大打折扣,采摘后的24小時顯得十分關鍵。隨著青花椒往產業化、規模化發展,盛產青花椒的重慶就通過引入青花椒色選機和真空包裝機、建起冷藏庫,歷經彩色高分辨CCD圖像采集系統、圖像處理算法等技術分選后的花椒按照規格被分門別類,在外表觀感和內在品質上得到提高,隨后完成分選、殺青等加工的青花椒再以真空包裝機進行快速封裝,青花椒的色澤和新鮮度都被更好地鎖住,保質期也能夠提升至一年左右,這使得當地既有高質量的新鮮花椒當季出售,也可利用冷藏庫進行錯峰銷售,產業增收致富的道路越走越寬闊。
花椒、辣椒等調味品在我國幾乎算得上是一種必需品。隨著人們越來越喜歡嘗試新口味,青花椒有著很強的開發利用和市場適應性空間,對于日益擴大的青花椒產業而言,不僅僅要在種植上下功夫,產后保鮮加工勢必將成為提品質、提效益的推動力。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