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我國禽肉產量穩定增長,截至2020年國內禽肉產量超過2360萬噸,同比增長5.3%以上。然而,禽肉產能的釋放,也產生大量副產品或廢棄物。近日,某食品集團的加工300噸雞副產品肉粉項目竣工投產,不但大大提高了在屠宰廢棄物綜合利用率,減少廢棄物帶來的污染等問題,而且實現了企業食用級/飼料級就地產業鏈高質量深加工,從源頭保證副產品新鮮度,再次填補高品質蛋白飼料領域的空白。
我國家禽飼養行業是畜牧業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禽業是一個涉及3700多萬養殖場戶的民生行業。伴隨著人們消費飲食結構的優化調整,對雞肉、鴨肉、雞腿以及鵝等禽肉類產品市場需求快速增長,我國家禽飼養業中的肉雞產業發展迅速,品種、飼料均有創新突破,提高飼養效率和品質,并擴大了飼養規模,其產業化、規模化程度在全國畜牧業中位于前列。
近年來,雞、鴨以及鵝等禽肉產量持續增長,根據華經產業研究院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禽肉產量為2360多萬噸,同比增長5.3%以上。禽肉市場需求規模的增加和產能的擴增也拉動禽肉屠宰加工業的迅猛發展。而雞、鴨以及鵝等禽類集中屠宰流水線的投入使用,不僅減少市民與活禽的直接接觸,防止家禽疫病傳播,確保禽肉的品質安全,同時還促進生產效率和產能的大幅提升。
不過,隨之而來,雞、鴨以及鵝等禽類在屠宰加工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雞頭、骨架、禽腸類、禽羽毛、禽肝臟等副產品或廢棄物,直接丟棄勢必會對環境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經濟價值和品質很難發揮非常大的效益,并且還會增加副產品或廢棄物的處理成本。
近年,在節能環保和資源綜合利用的號召下,企業積極推動副產品循環利用、全值利用、梯次利用等,實現變廢為寶、化害為利,提升禽類副產品加工轉化增值空間。
肉粉作為飼料用的原料,成為行業提升禽類副產品加工轉化增值空間的一個重要方向。飼料用肉粉一般采用新鮮的動物皮、畜禽內臟組織以及畜禽加工副產品等,經過特殊的工藝從而加工成的動物飼料添加劑。近日,某食品集團的加工300噸雞副產品肉粉項目竣工投產。據介紹,該項目擁有兩條大型干化工藝自動化流水生產線,可實現日加工300噸雞副產品(雞腸、骨架、雞頭等),從肉雞屠宰車間,到肉粉原料車間的轉運環節,實現無需人工、密閉傳輸,真正做到保證原料的鮮度和品質安全。
我國禽類養殖業發展十分迅猛,未來隨著居民肉品消費結構的升級,禽肉消費量還將進一步增加,并且禽肉食品加工業也隨之迅速崛起,禽肉加工產品也更豐富多樣,如休閑肉食品、火腿腸、熏臘醬鹵食品、罐頭食品等。而在屠宰加工過程中,禽腸類、禽羽毛、禽肝臟等副產品或廢棄物也將進一步增加,通過干化工藝肉粉生產線,實現了副產品食用級/飼料級就地產業鏈高質量深加工,為提高加工轉化增值空間,副產品或廢棄物綜合利用提供強大引擎。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