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飲片是指在中醫藥理論的指導下,可直接用于調配或制劑的中藥材及其中藥材的加工炮制品。有數據顯示,2018年中藥飲片市場規模約為2200億元。而照目前發展趨勢,2021年我國中藥飲片市場規模預計將達2646.7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中藥飲片行業市場空間廣闊,但近年來,受環境污染、不規范種植造成的外源性有害殘留物超標、中藥材及飲片染色或摻偽使假、加工及貯藏規范缺失造成的質量失控等因素的影響,中藥飲片質量安全問題也正變得日益突出。例如,在多地對藥品質量進行的抽檢中,中藥飲片就頻頻被爆出不合格。
據悉,近期上海市藥監局發布的2021年第3期藥品質量抽檢通告中就顯示,此次通告中不合格藥品均都為中藥飲片,包括肉蓯蓉片、澤瀉、2批次的蒲公英、黃連;不合格項目為水分、浸出物、性狀(蟲蛀)、性狀。需要注意的是,本次抽檢出藥品不合格的5家藥企還均有多次藥品不合格記錄。其中,藥品不合格記錄較多的企業,已共有14條藥品不合格記錄,不合格藥品劑型基本也都是中藥飲片。
目前,上海市藥品監督管理局已組織相關監管部門對通告產品采取控制措施并依法查處,要求涉及的企業或單位根據風險高低采取暫停銷售、使用或召回等控制措施并查清原因,消除風險隱患。
業內分析認為,實際上,近年來各地市場監管部門一直都在不斷“重拳出擊”,強化中藥飲片專項整治,積極推進標準化生產,加強農殘監管,規范中藥飲片企業的經營、使用行為,不斷提高中藥飲片的質量。但在此背景下,從各地通報的中藥飲片問題仍不斷發生,甚至出現問題的不乏一些大型的中藥企業來看,要保證中藥飲片安全仍任重而道遠。
那在中藥飲片已經成為我國中醫藥行業的三大支柱之一,在市場發展空間廣闊并且行業的規范化、健康化發展已到了至關重要的階段下,藥企又該如何更好的保障中藥飲片產業的高質量發展呢?
對此,業內提出,首先所有藥企都需要進一步加強自律,并嚴格按照新版藥典要求,做好種植、生產、加工、流通等每個環節的把關工作,助推中藥飲片產業整體質量的提升。除此之外,中藥飲片農殘問題一直是業界的核心痛點,也是2020版《中國藥典》要解決的關鍵難點。因此對于生產企業來說,提升中藥飲片自主檢驗檢測能力,應也是解決該問題的個中關鍵。
那么,中藥飲片企業該如何提升自主檢驗檢測能力呢?一方面,需要農殘檢驗檢測設備的支持。另一方面,企業也需要加強相關高素質專業檢測人員的培養,使其可以更熟練地對檢測設備進行操作,保證檢測結果的科學、精準。
總的來說,中藥飲片市場發展空間廣闊,未來市場規模預計還將不斷擴大。但與此同時,整個中藥飲片行業也將面臨更加嚴格的監管。面對這一大環境,中藥飲片行業中的所有企業都需要對自己的生產、經營做出更嚴格的管理,才能獲得更好的發展。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