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快節奏生活下的新社交場景和壓力釋放的需求,年輕消費群體追求“微醺”,對低度酒水偏愛有加,葡萄酒、雞尾酒、梅子酒、米酒等低度酒頗受市場偏愛,尤其是年輕女性消費者,低度酒成為女性消費的新寵。而今,果酒、雞尾酒、米酒等低度酒正以“微醺”、“健康潮飲”的形象強勢崛起,蠶食著白酒、啤酒大份額的酒飲消費市場。
根據輕人群酒水消費報告相關數據顯示,在2020年酒水消費市場中,85后、90后、95后是酒水消費占比提升的人群,而低度酒則成為“年輕人喝的第一口酒”。另外,在2021年一季度多個電商平臺銷售渠道上,2449家酒類品牌銷售額增速100%及以上,其中低度酒品牌多達1415家,占比接近58%,遠超白酒、啤酒銷售額。
在低度酒市場發展向好的風口下,眾多國內公司也瞄準了這一市場,如五糧液推出德古拉中式預調酒,茅臺從原資料端切入果酒研發,水井坊設立預調酒雞尾酒子公司,熊貓精釀推出蘇打酒產品以及匯源推出果味雞尾酒產品,農夫山泉發布國內米酒+氣泡瓶裝氣泡飲,酒精度0.5%等等。當然,資本也瞄準利好發展的低度酒市場。
據不完全統計,2016年至今,低度酒賽道已經完成近30輪融資,有企業1500萬元融資,有企業獲千萬級A輪融資,也有酒企成立僅兩年已經獲得三輪融資,累計融資金額突破億元。可以說,當前低度酒市場已進入“微醺”爭霸時期。對于低度酒而言,打破運營壁壘,從眾多品牌中脫穎而出?
其一,要對低度酒行業有專業的趨勢洞察,充分認知、深入了解消費者,挖掘和擴大消費需求,并根據市場發展和消費者需求的變化,及時靈活地調整產品結構和升級產品。另外,瞄準年輕消費者,堅持新品創新研發,擴容品類,拓展更日常的消費場景。例如產品外包裝升級,推出不同容量的玻璃瓶裝和易拉罐裝;迎合新奇、健康消費,推出新口味和零糖、低糖系列產品。
其二,雖說新品創新研發,低度酒產品品牌、渠道端和供應鏈等競爭十分關鍵,但不管是果酒、葡萄酒,還是梅子酒、米酒等低度酒產品都是要飲用,其風味口感層次豐富和品質也是競爭中不可忽視的關鍵環節。某酒企引進先進的精磨米設備,以減少發酵過程中產生雜味的物質來源,達到凈化后感的作用。
不僅如此,還采用低溫慢釀創新發酵工藝,并通過控溫技術控制產品的發酵溫度,抑制雜菌生長,從而產生的酒體風味口感距離“本味”更接近。此外,也有果酒企業對原酒廠進行升級改造和釀酒工藝改進,如
凈化車間、果酒生產線、無菌
灌裝生產線等等,并且根據消費者的反饋不斷提升刺梨酒的品質和口感。
隨著以“Z世代”為代表的年輕消費群體的崛起,以及消費者對健康飲食的追求,低度酒行業增長可期。若是按照國內啤酒6000億元市場規模計算,低度酒市場存在1600多億元的增量空間。低度酒固然增量空間大,但入局者層出不窮,儼然進入“混戰”狀態。為此,企業若想突圍,要創新研新品,靈活地調整產品結構,筑起品牌護城河,渠道端和供應鏈的同時,還要著實在釀酒工藝、技術上下功夫,豐富風味口感層次和提升品質,增強消費者飲用體驗。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