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和消費升級,近年來我國方便面需求量有所回落,加快打造高端化的方便面食品也成為業內轉型升級的重要方向。同時,作為長期以來被打上“不健康”標簽的食品,方便面生產中關于食用油質量把控、面食與料包加工的品質把關,也成為行業在轉型中構建健康、安全新形象的助推力。
早些年,價格在五毛到四塊錢左右的袋裝泡面、桶裝泡面活躍于市場之中,并憑借物美價廉、方便食用、口味較之平時的一日三餐有所不同等優勢受到人們青睞,無論是火車站、長途客運場景中其隨處可見的身影,還是人們在快節奏工作、生活下的方便速食需求或是“嘗鮮”需求增長,都促使我國方便面行業一度迎來高光時刻。據資料顯示,在2011年到2014年期間,我國方便面需求量一度相對穩定的保持在424.7-462.2億份區間中。
然而,在早年人們對方便面有著“垃圾食品”的固有看法,以及人們消費水平不斷提高、外賣業開始興起的基礎上,我國方便面產銷量在2013年達到高峰期后,隨后呈現出逐漸回落趨勢,這也使得方便面行業發展進入低谷期。這時候,面對愈發激烈的市場競爭壓力,從產品品質本身進行創新和優化升級,推動方便面擺脫不健康標簽、走向高端化也成為業內發展的一大方向。
不難發現,近年來康師傅、統一等方便面品牌相繼加大產品創新,并推出多元口味的方便面,以及價格在十元至二十余元不等的速達面館、極味館、滿漢大餐等系列產品。同時,市場中還涌現出拉面說等新銳方便面食品牌,從一盒單價在19.9元的產品月銷量可達超過十萬單,也能看到方便面行業在高端化轉型的過程中受到了消費市場認可。
當然,作為食品行業本身而言,方便面在轉型升級中尤能看大兩大趨勢——新技術加持下食品中的真材實料看得見,智能檢測、監測賦能下食品安全有保障。其一,早前方便面食品往往會在配圖旁標注具體以實物為準,加之調味料包被詬病,也就造成營養不均衡之說,當下依托與高溫高壓燉煨工藝、食品真空凍干技術、高湯濃縮萃取工藝等,方便面中的湯料包、配料包在沖泡后的形態以及營養上都有了煥然一新的改變,也能夠更好地滿足人們對健康化合理膳食搭配的需求。
其二,食品安全與人們的身體健康密切相連,也是食品行業立足的根本所在。對于在加工中大量用到食用油,且涉及到眾多主配料生產環節的方便面食品來說,得益于近年來有食品企業創新研發出“食品加工用油全程質量控制體系”等,方便面加工中用到的食用油以及面餅制作過程中的品質把關得以實現更為精準的把控,促使方便面品質提升。此外,食品溯源管理體系與食品檢測中心的搭建也從生產原料源頭、儲運全程、成品嚴格品控等方面帶來讓人買得放心、吃得安心的方便面產品。
近年來,人們在食品消費中愈發注重產品品質以及相應的食品安全問題。對于方便面這一在我國社會經濟發展中占據著重要地位的行業,引入一批真空凍干設備、濃縮提取設備等,并在新技術、新體系支持下推進產業優化升級,也將成為行業在新時期謀求新的經濟增長點的關鍵所在。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