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油在家庭餐桌中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面對上游生產中大豆等生產原料長期以來存在的供需缺口,以及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下對食用油需求也呈現出多元化趨勢,我國也著力于挖掘和利用多元化植物油料。亞麻作為我國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近年來也在榨油工藝優化、榨油設備優化的演變中,成為食用油市場中的新貴。
提起食用油,大家可能更多想起的會是菜籽油、花生油、葵花籽油、玉米油、大豆油,因為這一類食用油生產原料在日常生活中較為常見,且大規模的種植或是原料進口更為這些食用油常態化生產夯實了基礎。而實際上,伴隨著近些年食用油市場立足于產業發展和市場需求,也在原有基礎上涌現出核桃油、亞麻籽油、芥花油、橄欖油等更加多元的食用油品類。
其中,值得一提的當屬亞麻籽油,畢竟其生產原料亞麻早在漢朝張騫出使西域時就將其帶回我國,在隨后漫長的歷史發展中,分布于我國內蒙古青海、甘肅等地的亞麻已然成為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且相應的種植面積、產量整體來看也是排名靠前,這也為我國亞麻籽油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原料基礎。而早在上世紀90年代末,我國就出現了亞麻籽油生產廠,只是當時的亞麻籽油還被稱為胡麻油,且市場銷售范圍相對有限。
隨著近年來人們對食用油健康營養的需求提升,作為食用油中少見的富含α-亞麻酸的亞麻籽油也開始受到關注,并成為滿足當下消費者對多元食用油補充不同營養、保健需求的油品之一,這也使得亞麻籽油市場快速升溫。與此同時,面對消費者對油品品質的需求提升,亞麻籽油產業在發展中也注重從生產工藝與技術入手,打造高質量油品。
一般來說,亞麻籽油加工中常會用到的榨油法有浸出法、熱榨法、冷榨法。浸出法使用溶劑油對油料浸泡后,經高溫提取、精煉等加工后得到,雖然出油率高,但會造成原料營養成分的破壞;熱榨法盡管是食用油加工中的主要方式,但高溫加工同樣會帶來導致原料蛋白質變性等結果。對于時下致力于打造高端亞麻籽油產品的產業來說,這兩種加工方式已經有些不太適用。
反觀冷榨法,其主要是在低于60攝氏度溫度環境下對油料進行物理壓榨,油脂在加工過程未經高溫、蒸制、精煉等環節,諸如亞麻籽中的α-亞麻酸等活性成分就能得到較好的保留,這也使得成品食用油更具營養性。再上加如今應用于冷榨食用油加工的雙螺旋榨油機進行革新后,雙螺旋軸設計有利于使油料受到更加強力的壓榨、提高出油率,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彌補了壓榨法加工下油料出油率較低的難點。
總的來看,隨著人們的健康意識提高以及亞麻籽開發利用深化,亞麻籽相關產品在市場中也顯現出良好的上升均勢。亞麻籽油作為與人們日常生活貼合度更高的食品,在產業發展中也具備一定的消費基礎,相關生產企業也要把握住當下人們對高質量需求增長的趨勢,通過工藝升級、技術革新等帶來放心好油,進一步促產業發展。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