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五批國家級非遺名錄公布,其中,河南省周口市西華縣的逍遙胡辣湯制作技藝上榜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談及胡辣湯,想必河南居民群眾并不陌生,其是早餐中十分常見的傳統湯類特色小吃。胡辣湯不僅色鮮味美,還兼有辣味醇郁、湯香撲鼻、滿口鮮香的特點備受地方市民的喜愛。
胡辣湯主要原料有胡椒、辣椒、花生、木耳、黃花菜、肉粒、骨湯、細粉絲以及粉芡、芝麻油、五香粉、鮮姜等,經過調制、混合、熬制而成,其湯味濃郁、湯色鮮亮、湯汁粘稠、香辣可口、入口順滑的特點,再搭配油條、包子、蔥油餅、千層餅等面點,或與豆腐腦混合,受到地方居民的歡迎,也成為許多人常選擇的早餐組合。
據了解,西華是胡辣湯發祥地,距今已有近千年歷史,話說胡辣湯是在宋代一飲食潮流下由酸辣湯和肉粥改進而成。在西華,胡辣湯自古有三碗而識其文之說。第一碗原汁原味,甘而不烈、淡而不薄,湯鮮味美醇厚,滿口鮮香;第二碗溫潤過腹,沁人心脾;再一碗配上陳醋、香油,色、香、味俱佳,讓人回味悠長。
由于胡辣湯里的食材較多,且又含有粉芡,雖然其能夠在高溫的湯汁中吸收水分膨脹產生粘性,并使胡辣湯呈現色澤鮮亮、口感順滑的特點,但因其屬于熱敏性物質,熬煮過程中會出現黏糊狀,因此,要不停地手動攪拌,并且要把控好熬煮的時間和溫度,以免粉糊結塊,胡辣湯糊鍋,并出現焦糊的氣味,影響湯汁風味口感。
在此背景下,專門用于胡辣湯熬制的設備應運而生,如電加熱熬煮鍋、夾層鍋、行星攪拌夾層鍋、可傾式熬煮鍋、攪拌式熬煮鍋等等。這些熬煮設備帶有先進的控溫系統,可根據胡辣湯熬制工藝要求調控溫度,且受熱面積大、熱效率高、加熱均勻,熬煮速度快、用時短,從而更好地保證胡辣湯中的食材熟制均勻,避免出現夾生或一些食材熬煮太爛的情況。
此外,熬煮設備還可配置攪拌裝置、傾轉裝置,在胡辣湯熬煮過程中可代替人工攪拌湯汁,能夠進行自動刮邊、刮底操作,既有效地避免胡辣湯因糊鍋產生焦糊氣味,保障胡辣湯的色、香、味俱佳,又改善了勞動條件,減輕人工不停地攪拌勞動強度,并且操作簡單、安全,后續清洗維護方便,省時省力,受到胡辣湯、米粥、蜜餞、糖果、糕點等加工行業的喜愛。
傳承千年歷史,成就胡辣湯特色小吃。一碗歷久彌新的逍遙胡辣湯,懷揣著多少人關于早餐的美食記憶。如今,胡辣湯已由小攤位、小餐店、早餐攤發展逐步走向品牌化、規模化、產業化、工業化之路,形成規模生產企業。而自動化熬煮鍋、夾層鍋等胡辣湯加工設備的應用,既提高了制作效率,減輕勞動強度,又為胡辣湯規模化、產業化之路提供有力支撐。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