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個美食大國,每個地區都有各種代表性的特色美食,因而形成了八大菜系,烹調技藝各具風韻,其菜肴之特色也各有千秋。除了八大菜系之外,還匯聚很多地方的特色美食,如烤餅、北京烤鴨、炸醬面、臭豆腐、口味蝦、土筍凍等等。其中,同屬于烘焙類面粉制品的烤餅,種類繁多,不同地方烤餅也各具特色。
據了解,烤餅主要是以面粉為原料,搭上各種輔料經過和面、揉制、壓型、烘烤或油鍋煎制而成。我國烤餅種了多樣,有大有小,有長有短,有厚也有薄,口感也具有明顯地方風味。例如,衢州烤餅是浙江衢州傳統的地方特色小吃之一,一般分成大烤餅和小烤餅,其主要原料為面粉、豬肉、梅干菜等,采用炭爐壁上烘烤而成,大烤餅口感酥脆,小烤餅口感綿軟,湯汁餡料豐足。
提到安徽的烤餅要數黃山燒餅,其又稱皇印燒餅、蟹殼黃燒餅,是安徽省黃山市的一種特色傳統小吃。黃山燒餅通常以面粉、肥肉、梅干菜、芝麻等為原材制作皮、餡,經揉面、搓酥、制皮、包餡、搟餅、撒麻、烘烤等工藝制成,烘烤在爐中進行,內燃木炭,將餅坯貼于爐的內壁,經烘烤、燜烘等,前后數小時而成。剛出鍋黃山燒餅色澤金黃,吃起來酥脆可口,油而不膩,令人回味無窮。
而豐縣燒餅是江蘇省別具特色的地方傳統名點,其是將發酵面揉成圓形,壓平,再將調制好的餡料涂抹在面餅上,揉成饅頭狀,再壓擠成中間薄、周邊厚的餅狀,上涂糖稀、芝麻,之后送入爐內,貼在爐壁上木炭烘烤約5分鐘即可。剛出爐的燒餅色澤金黃、香甜爽口、外脆內暄,讓人食指大動。
不難發現,無論是哪種燒餅,都少不了烘烤一環。傳統燒餅大都是采用泥巴包制的爐具,或者由兩口鐵鍋對扣在一起,其中上口鍋切除三分之一作爐口,鐵鍋外表用石灰、泥土和成的泥漿涂作保溫層等,在里面放上木炭火,之后將燒餅貼在爐、鍋內壁上進行烘烤,這種烘烤方式雖然也能將燒餅烤制成熟,但是隨著消費升級以及環保政策要求,再加上市場需求增加,已難以滿足燒餅高品質、產業化發展趨向。
現如今,一些市區街頭巷尾的“烤餅攤”慢慢少了,“烤餅店”逐漸多了起來,并且在烘烤器具方面也進行了升級,采用專業的燒餅電烤箱或
電烤爐,使用電能烘烤,改變傳統烤爐使用木頭、煤炭燃燒烘烤帶來環境污染和烤餅品質不穩定等問題,烤餅烘烤更安全、衛生。此外,烤爐分單層、雙層和三層型式,各層采用獨立控溫,可同時使用,大大提高了燒餅烘烤效率,減少了顧客等待時間。
漫步在街頭巷尾,隨處可見大大小小的烤餅店。而今,一些地方風味的烤餅也已從地方走向全省再到全國各地,烤餅早已香飄大江南北,小小的“烤餅”儼然已經成為一個不可小覷的產業。電烤爐具也將持續賦能“烤餅”縮短烤制時間,提升烘烤效率,并保障出爐外焦里嫩風味口感和品質,助力烤餅走得更遠、更穩、更久。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