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厘子自由”、“榴蓮自由”等網絡流行語想必大家已經耳熟能詳了。然而,在蔬菜領域,被稱為“餐桌上愛馬仕”的香椿卻令不少人“望椿興嘆”。近日,“香椿賣到90元一斤”的話題更是意外地沖上了熱搜,讓人大呼實現“香椿自由”太難了!
吃春椿是一些地方迎春的一種民俗,被稱為“咬春”、“嚼春”,并流傳著“香椿芽炒雞蛋,肉魚都不換”的俗語。恰逢早春時節,各類春菜陸續上市。其中,香椿頭非常“金貴”,價格在60-90元左右一斤。香椿市場發展向好也調動了農戶種植的積極性,香椿種植面積不斷擴大,滿足市場供應需求的同時,也助力鄉村振興。
據悉,陜西渭南市臨渭區豐原鎮種植香椿面積已達500余畝,助農增收奔小康。還有浙江省臺州市茅畬鄉、淳安縣姜家鎮等山海協作地區推廣種植香椿1000余畝,其中姜家鎮章村已推廣試種香椿約100畝,可帶動村集體增收30多萬元。再如跨喜村香椿種植面積接近1700畝,全村香椿產量達300噸,產值300多萬元,為穩定脫貧提供了有力產業支撐。
近年來,由于香椿產量不高、深加工技術落后,香椿產業發展緩慢,但隨著全國多地加大香椿種植面積,加上香椿產業關鍵加工技術和共性技術成果的落地應用,既提高了產量,滿足市場供應,又為香椿深加工業提供了充足的原料支持,做足延長香椿產業鏈文章,提高產品附加價值和產品市場競爭力,助力香椿產業做強做大。
據了解,芳村鎮引進先進的香椿加工等技術,破解了香椿加工技術難題,研制出香椿餅、香椿面條、香椿醬等深加工產品,大大延長了香椿產業鏈,提高附加值。還有太和縣積極籌建5000噸香椿系列食品加工、2000噸香椿活性功能成分提取、2000噸功能性飼料添加劑加工等香椿深加工項目,通過科研合作研究加工技術,提升附加值和企業市場競爭力,為香椿加工產業升級換代提供科技支撐。
在工業化生產的如今,不管是香椿醬等深加工產品,還是香椿功能食品等加工產品,生產工藝少不了清洗香椿這一環。目前,生產線上常見的
清洗設備有氣泡
清洗機、噴淋清洗機、超聲波清洗機等。由于香椿屬于葉莖類蔬菜,清洗過程中若出現噴、磕、劃傷等對產品損傷較大,因此氣泡清洗機成為香椿清洗環節的重要選擇。
氣泡清洗機通常是由不銹鋼網帶輸送、噴洗裝置、集水槽等構成,其主要通過氣泡在水中釋放過程中產生的翻騰效果達到清洗香椿農藥殘留、污物的目的,并且模擬手工清洗的動作,不會對香椿造成損傷,保證清洗干凈和品質。另外,清洗后的污垢會落入網帶下面的沉淀區,保證循環用水干凈、清潔,提高水循環利用率,可節約80%的清洗用水。
相比其它春菜,雖說鮮香椿價格較高,但始終存在市場風險,鮮香椿保鮮期較短。若遇到市場行情不穩定或者交通不暢等問題時,存在價格不高或滯銷風險。因此,鮮香椿售賣的同時,還要在延長產業鏈上做文章,香椿進行適當的深加工,增加產品附加值和市場競爭力,以便更好地適應市場供需變化。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