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數字經濟的快速發展讓區塊鏈技術迅速“走紅”,在金融、物流、版權、交通等領域應用價值不斷凸顯的背景下,我國越來越多省市也是紛紛加入到區塊鏈發展的大軍當中。目前,我國已有超過20個省市將“區塊鏈”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其中北京、河北、湖南、貴州等更是出臺了相關專項政策,區塊鏈發展正蓬勃發展。
近日,相關消息顯示,我國又一個省市也是按下了區塊鏈發展的快進鍵。11月10日,在繼《關于加快推動區塊鏈技術和產業創新發展的指導意見》發布之后,江蘇省再度印發《區塊鏈產業發展行動計劃》(簡稱“計劃”)。其提出3年形成“1+3+N”的產業布局,為本省市區塊鏈產業發展打造出新藍圖和新規劃,讓產業發展前景愈發的明朗。
根據《計劃》,江蘇省區塊鏈產業發展的未來目標,是到2023年,全省區塊鏈產業年均增速不低于15%,培育10家以上具有全國影響力的骨干企業,建成10個以上區塊鏈創新服務平臺,以及形成“1+3+N”產業布局,即爭創1個區塊鏈發展先行示范區、3個省級區塊鏈產業發展集聚區、若干個區塊鏈技術創新應用試驗區。
為實現這一目標,《計劃》提出需要從三方面具體推進落實:
其一是夯實產業基礎,推動創新發展。主要措施包括:建設基于區塊鏈的新型基礎設施;實現區塊鏈與大數據、云計算等融合應用的技術突破;加快推動區塊鏈基礎技術規范、數字貨幣、物聯網等方面的技術和產品標準研制;建設產業孵化、教育培訓、資格認證等區塊鏈創新服務平臺。
其二是優化產業生態,加快集聚發展。主要措施包括:培育一批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區塊鏈企業;打造產業集聚載體,加強產業載體建設;推動形成依托云計算、大數據等信息技術發展基礎,緊扣實體經濟發展的區塊鏈產業體系;完善公共服務體系,規范有序引導區塊鏈產業發展。
其三是深化融合應用,帶動產業發展。主要措施包括:在政務、社會治理、金融等領域培育一批基于區塊鏈的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打造一批優秀產品和解決方案;積極構建以可信數據為要素的數據生態,著力打通政府、地區、產業邊界;強化數字經濟基礎,持續推動數字經濟發展。
業界人士認為,夯實產業基礎、優化產業生態和深化融合應用,是推進區塊鏈產業由淺入深的不同階段,江蘇省如此制定發展計劃是完全正確的。同時,《計劃》內容顯示區塊鏈發展的目標非常明確、指標更加細化,以及戰略也很有方向。隨著這份文件的正式實施,未來發展將更加明朗。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