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數字化、智能化的快速推進,物聯網的熱度不斷提升,物聯網技術與設備在生產生活中的“存在感”越來越強。作為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的核心之一,物聯網對于促進經濟、社會的轉型升級,助力各行業各領域向“互聯”、“智能”發展有著重要價值。
物聯網產業“乘風破浪”,在范圍掀起一股新浪潮,世界主要經濟體都在加大力度投入到物聯網技術研發與設備部署當中,以期利用物聯網來幫助實現智慧城市、智能交通、智能家居的建設,進一步推動各大新興場景的快速落地。并且,掌握了物聯網產業的主導權,也就意味著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未來科技、經濟競爭的主動權。
從層面來看,世界互聯網產業發展持續提速,2019年互聯網連接總數已經達到了120億。另外,2018年物聯網相關設備超過70億臺,預計到2025年有望達到220億臺。對此,有專家認為,在物聯網部署加速推進的背景下,整體市場規模將很快突破萬億美元關口。
國內物聯網產業“騰飛”
相對于西方發達國家,我國的物聯網產業起步相對較晚,但是在多年的追趕與積淀下,已經具備了相當的產業規模和競爭實力。智能制造網認為,這一方面是由于我國人口基數大,數據資源豐富,在經濟發展與產業轉型升級中,對于數字化的需求也越來越大;另一方面,近年來人工智能、云計算、大數據等前沿技術加快應用,對于物聯網產業、市場發展起到了舉足輕重的影響。
現如今,物聯網已經在我國工業、農業、服務業等多個領域廣泛存在,在助力智慧城市發展和傳統產業升級方面體現了顯著價值。具體來看,無論是在水、電工程,還是在生產端,物聯網設備與系統的應用都已經十分常見。這樣使得我國物聯網市場規模增長非常迅速,愈發呈現出蓬勃向上的姿態。
相關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物聯網產業規模正式突破1萬億元,2019年產業規模突破1.5億元。從這一增長趨勢來看,2020年我國物聯網產業規模有很大希望可以突破2萬億元。在網聯化、信息化、智能化趨勢下,我國物聯網產業規模必然還將繼續保持高速增長。
當然,目前國內物聯網產業的發展也存在著一些問題,如在標準化、規范化方面有完善的空間,在軟、硬件的關鍵技術研發與創新上有待進一步突破,在質量與成本控制上需要持續優化等。總的來看,這些問題確實存在,但是也是可以逐步去解決、克服的。
5G網絡部署帶來新契機
隨著科技的發展,任何一項前沿技術或產業都不是單獨存在的,與其他新技術的聯系往往會愈發密切。目前,5G網絡建設已經在鋪開,各國運營商都在加大對5G的投資,以期加速5G商用和部署。對于我國來說,在新基建背景下,5G的發展會更加迅速,這對于物聯網產業的擴張而言是極大的利好。
通過與5G技術的融合,以往物聯網所面臨的一些技術性問題,如傳輸速度、容量、穩定性等都將得到解決,一直以來所謀劃的“萬物互聯”有望成為現實。借力5G網絡,物聯網產品與系統將實現新的升級優化,用戶的體驗感與認可度都將得到較大提升。
面對物聯網產業新機遇,國內的科技巨頭們紛紛入局,阿里、騰訊、華為、百度等各大巨頭通過各種形式在物聯網領域進行深度布局,并憑借自身的技術優勢,利用人工智能、云計算、大數據、5G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來達到“1+1>2”的目的。例如,騰訊云面向5G與物聯網,構筑起了覆蓋“云-邊-網-端”完整5G產品矩陣。
為了支持我國物聯網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國家也陸續出臺了一系列政策。不久前,國家發改委發布了《印發縣城新型城鎮化建設專項企業債券發行指引》的通知,其中特別提出,在支持縣城新型基礎設施方面,支持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包括建設5G網絡、物聯網、車聯網和骨干網擴容等。
因此,在國家政策支持以及5G加入發展賽道的背景下,物聯網產業有望繼續釋放龐大的市場價值,在市場增長與產業升級方面取得更多積極成果,并為國家經濟、社會發展與民生改善做出相應的貢獻。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