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鄭州街頭出現了一家售賣“純天然無污染”的鮮奶攤位。據悉,該攤位的鮮奶均是現擠現賣,受到了很多當地消費者的青睞。經營者稱,鮮奶買回家后煮開即可飲用。但也有業內人士表示,這樣的鮮奶飲用時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我國標準化牛奶生產線上,有著嚴格的殺菌程序,相比現擠現賣的牛奶,其安全更有保障。
為什么說散賣的牛奶安全隱患多呢?首先,個體戶飼養的母牛其飼料、飼養環境都沒有得到嚴格的規范,母牛易感染染乳房炎、蹄病等疾病,若藥物使用不當,藥物殘留也會進入牛奶內,從而影響牛奶的質量。其次,雖然生牛奶在煮沸后,能殺死大多數細菌,但若是加熱不徹底,都容易對牛奶造成二次污染,對人體健康不利。
此外,居民自行進行高溫煮沸時,由于溫度高且持續時間長,牛奶中的營養元素會流失更多。因此,相對于市面上經標準化生產售賣的牛奶而言,散賣的牛奶不僅質量存憂,其營養價值也有較大的損失。
在牛奶的工業化生產過程中,為了保障質量安全,一般都要經過嚴格的殺菌程序。目前,應用于牛奶殺菌的
殺菌設備主要有兩種,超高溫瞬時殺菌設備和巴氏殺菌設備。超高溫瞬時殺菌是將牛奶加熱到120 ℃以上,持續幾秒后迅速冷卻至室溫的一種殺菌工藝,它能有效殺死牛奶內的微生物和芽孢,同時保留牛奶內大部分營養物質。
超高溫殺菌設備具有溫度控制準確、殺菌時間短等優勢,經過超高溫殺菌的牛奶保質期可達3個月及以上。市面上常見的常溫奶通常都是經過超高溫瞬時殺菌生產,超高溫殺菌技術使得牛奶產品的保質期大大延長,方便了牛奶的儲運,讓牛奶的銷售范圍進一步擴大。
巴氏殺菌技術則是近兩年在乳制品產業備受青睞的殺菌工藝,它是將牛奶加熱到62℃-65℃,保持30分鐘,或將牛奶加熱到75℃-90℃,持續15-16秒來對牛奶進行殺菌。由于加熱溫度低,巴氏殺菌能殺死大部分微生物,但也會保留小部分無害或有益耐熱的微生物或芽孢。因此,巴氏殺菌的牛奶需要在冷藏條件下保存,其保質期也相對較短。
有不少消費者認為,與巴氏殺菌設備相比,超高溫滅菌設備在殺菌時,會破壞更多的營養成分。但其實不然,根據實驗表明,兩者在營養物質上并無太大差異。但殺菌的溫度差會造成兩者口感有所區別,殺菌溫度更低的巴氏殺菌工藝會保留更好的口感和風味。
一般來說,散戶售賣的生奶多存在質量把控不嚴的情況,而消費者自己加工時也容易造成二次污染。因此,消費者需要對購買生奶保持謹慎的態度。現如今,超高溫殺菌設備、巴氏殺菌設備的成熟和應用,讓牛奶的質量安全得到了更好的保障,同時也為消費者帶來更多的產品選擇。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