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快速上漲的雞蛋價格引發關注。相關人士表示這是由于雞蛋供應淡季與消費需求旺季“碰撞”,才造成價格波動,屬正常情況。雞蛋是我們日常飲食中的重要食物,它營養價值高,是人類攝取身體所需營養的重要來源。除了鮮食,雞蛋深加工也是產業鏈中的重要環節。
近幾年,我國蛋雞養殖的規模化程度提升,養殖散戶逐漸減少,萬羽以上大型蛋雞養殖場逐漸增加。數據顯示,目前我國的禽蛋年產量約3100萬噸,按雞蛋產量2800萬噸計算,年生產雞蛋約4500億枚,年總產值可達近2240億元,從長期來看,未來雞蛋產業發展將不僅集中于規模的擴大和提升,還將集中于蛋品的深加工。
就目前而言,我國雞蛋深加工產業的發展成效并不明顯。業內人士表示,國內加工蛋制品中,有80%是傳統再制蛋,如皮蛋、咸蛋、糟蛋等,不到20%用于液蛋和蛋粉深加工。我國作為雞蛋生產大國,在蛋品深加工上卻落后于部分發達國家。對此,國內雞蛋升級雞蛋加工產業,提高蛋品附加值,減少蛋價波動對企業的影響。
據了解,我國雞蛋深加工產業主要面臨兩大問題:產品多樣性差、蛋品深加工技術應用率偏低。產業內企業要從這兩方面下手來優化產業鏈。目前,我國雞蛋的加工主要局限于皮蛋、咸蛋、糟蛋等再制蛋上,產品單一,且附加值低。并且這一類再制蛋的市場受眾也較小,難以得到較高的經濟效益。
其實,雞蛋在深加工方面的可操作性非常強。例如利用雞蛋的乳化性,就可用來制作色拉醬、蛋黃醬等調味品,雞蛋的熱變性及凝固性也使得其在各類肉制品中可沖到粘結劑、面制品中充當增稠劑等等。此外,還可將雞蛋分離后分別制成蛋白粉和蛋黃粉,可添加在功能性食品中。
其次,蛋品深加工技術需要加快應用。雞蛋主要由三部分組成:蛋黃、蛋清、蛋殼,。這三種物質都能進行深加工,并且根據不同的生產需求,所用到的生產技術也各不相同。目前我國的食品科技發展迅速,能用于雞蛋深加工的技術不在少數,如均質機、乳化機、分離機、干燥機等等。
與此同時,能帶來更高經濟價值的深加工技術也在不斷研發中。近日,湖北省某雞蛋加工企業與一大學的研究團隊共同合作研發的蛋殼、殼膜綜合利用技術得到攻克,這種利用雞蛋的殼膜膠原蛋白經過酶解制成的殼膜多肽,有著較好的功能性。而蛋殼、殼膜綜合利用技術的研發成功,讓殼膜分離更高效,有利于殼膜多肽的制取。
伴隨著雞蛋產量的逐年擴大,雞蛋深加工成為擺在產業發展面前的一道坎。對此,雞蛋深加工企業要開發更多的雞蛋深加工產品,如功能性蛋黃粉、蛋白粉、雞蛋白片、蛋黃醬等。而相關食品機械制造商也需要加快對深加工技術的研發和落地應用,以滿足產業升級的需求。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