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受社會環境影響,我國進出口貿易波動較大。尤其是國內一些嬰幼兒家長,對進口嬰幼兒奶粉依賴較大。除了奶粉進口減少,很多消費者也開始擔憂國外進口奶源是否安全,是否還要繼續購買進口奶粉。在這一環境下,部分家長將目光放到了國產嬰幼兒配方奶粉上,給國產嬰幼兒奶粉帶來新的市場空間。
我國嬰幼兒奶粉行業曾受到重創,導致消費者對國產奶粉的消費信心大跌。為了重振奶粉行業,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于2016年10月1日起開始實施《嬰幼兒配方乳粉產品配方注冊管理辦法》,也就是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要求每個生產工廠只能申請3個配方,每個配方可以有3個階段,也就是一個工廠只能生產3個副品牌,9個單品。
在政策扶植、監管規范引導下,嬰幼兒奶粉行業逐漸恢復。同時,中小品牌的出清也逐漸帶來行業集中度提升,國產品牌基于品牌信譽重建、借力渠道變革等措施,開始逐漸崛起。從行業數據中我們也能看到,嬰幼兒配方奶粉質量取得長足進步。今年6月,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發布的2019年國家食品安全監督抽檢數據顯示,乳制品的合格率99.7%,繼續保持高位。
目前,許多奶粉生產企業推行的閉環生產保證了產品的純凈,從奶牛擠奶到鮮奶進入工廠的奶罐,管路輸送不接觸外部環境,奶粉在生產的過程中要經過多重工序,各生產環節,都是相連接且又封閉的管道,實現全自動化生產,大大提升了產品的質量安全,并增強了質量管控水平。
據悉,嬰幼兒配方奶粉的生產要經過以下步驟,包括原料乳的驗收及預處理、配料、均質 、殺菌、真空濃縮、噴霧干燥等等,所需設備包括儲奶罐、攪拌罐、
均質機、
殺菌機、真空濃縮機、噴霧干燥機等等,設備均具有高自動化水平,生產過程無需人工參與,效率高,符合食品安全衛生條件。
現如今,得益于科技的發展,奶粉生產工藝正在不斷發展中。有業內人士表示,以奶粉生產的輸送方式來說,從傳統的螺桿輸送轉變為現在的振動、氣力輸送,奶粉的計量方式也轉變為負壓式計量。多方面的升級不僅讓奶粉生產效率提高,也讓產品品質得到進一步提升。
此外,為了保障奶粉安全,出廠前的檢測同樣不可少。例如采用食品質量安全檢測儀對奶粉內的營養數據進行檢測,保證配方合理安全。同時,也會對成品進行異物檢測,利用異物檢測設備來對奶粉內可能存在的金屬或者是非奶粉物質進行檢測,讓食品質量安全水平更上一個臺階。
奶粉注冊制提高了嬰幼兒奶粉行業的準入門檻,行業加速洗牌,市場集中度持續上升,市場面臨不斷整合優化。隨著人口紅利消退,奶粉行業將逐步進入存量博弈階段,“國產品牌向上走,外資品牌向下走”將成為行業未來的主旋律之一。對此,國內嬰幼兒奶粉生產企業也要著力于生產工藝的持續升級,進一步強化品質,增強消費者對國產奶粉的消費信心。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