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是植物蛋白的來源之一,在我們生活中,大豆的身影無處不在。市面上常見的豆奶、豆漿、豆腐、腐竹、素雞等都是以大豆為原料制成的。隨著國內豆制品產業的擴大,對大豆的需求量也不斷增長。根據海關總署數據顯示,今年前7個月,我國進口大豆5513.5萬噸,增加17.7%。大豆產業的發展,也將為色選機等設備帶來新的發展空間。
大豆,特指的是黃豆,有些地方也叫黃大豆。除了應用在豆制品中,還在植物油、動物飼料等領域有著很大的應用空間。按照目前年消費量和價格計算,其市場總價值大約為3300億元人民幣。
過去,我國對大豆的進口依賴較大。為了改變這一現狀,我國政府開始向大豆種植戶提供多項補貼。去年的中央一號文件中也提出“實施大豆振興計劃”,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進種植業結構調整。在這一環境下,2019年大豆產量增至1810萬噸,高于上年的1595萬噸,同比增加13%。
與此同時,大豆加工的相關設備也得到發展。例如色選機,在大豆生產中就非常重要。大豆在生產、儲存中難免會混入一些次品,次品大豆一般缺乏營養,甚至攜帶有不健康的物質會危害人體健康。色選機主要是根據大豆的顏色差異將大豆原料中的發霉豆,破損豆,小石子,異色顆粒等雜質色選出去,從而獲得高質量的大豆產品。
色選機主要由給料系統、光學檢測系統、信號處理系統和分離執行系統組成。大豆進到設備內部后,從圖像處理控制器CCD 和背景圖設備間穿過。在燈源的功效下,圖像處理控制器能夠接納來源于大豆的生成光信號,在系統軟件中轉換為輸出數據信號,并傳送至 計算機系統軟件進行識別,隨后由自動控制系統進行剔除,從而到挑選的目的。
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我國色選機產業進入快速增長期,大大小小色選機生產企業達到30多家,產品品種規格越來越豐富,市場份額逐漸增加,目前市場占有率達到70%以上。色選機的產品類型豐富,剛開始大型色選機為十通道左右,現如今慢慢發展到單通道,甚至是微型色選機,發展趨向多元化。
色選機是一類技術密集型產業,只有在技術研發上不斷突破,才能使產品具有競爭力。為了增強色選機的靈敏性,科研人員先后攻克了諸多關鍵技術。據悉,國內某色選機制造企業先后推出 CCD 色選機、紅外色選機、彩色廣泛用途色選機、人工智能色選機等,設備的分揀精度和分揀速度不斷提升。
中國人口眾多,大豆的市場需求大,也正是因為這個市場需求,帶動了大豆產業的發展。尤其是在政府扶持,以及種植技術的進步下,大豆的種植的質量、產量都逐步提升。這也帶動了大豆生產設備的發展發展,尤其是色選機,其技術水平、裝備能力基本上已經達到了先進水平,為大豆產業帶來更多選擇的同時,也帶來更高的品質。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