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某紅酒公司進口的紅酒因未張貼中文標示,被法院認定為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并根據法律法規對消費者進行了賠償。食品標簽在食品包裝上非常關鍵,國內預包裝食品都需要有符合規定的食品標簽。而進口食品在進入我國消費市場前,也需要張貼中文食品標簽。相關食品進口企業在銷售進口食品時,不能忽視貼標這一環節。
近兩年,伴隨著國內食品消費趨于化,消費者對進口食品的需求擴大。根據統計數據,2009-2018年,我國進口食品規模年復合增長率高達17.7%,到2018年進口食品規模已超過700億美元,達到724.7億美元。隨著供應鏈升級,進口食品品類和來源也日益多元,但無論是什么類型的進口食品,包裝上均貼有中文標簽。
關于進口食品貼中文標簽這一問題,我國食品安全法有著嚴格規定。我國《食品安全法》第九十七條規定:進口的預包裝食品、食品添加劑應當有中文標簽;依法應當有說明書的,還應當有中文說明書。標簽、說明書應當符合本法以及我國其他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和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的要求,并載明食品的原產地及境內代理商的名稱、地址、聯系方式。預包裝食品沒有中文標簽、中文說明書或者標簽、說明書不符合本條規定的,不得進口。
因此,進口食品企業需重視貼標環節,利用
貼標設備給食品外包裝貼上中文標簽。
貼標機是一種通過機電控制機構將標簽按照人工預訂的位置進行粘貼、粘連,從而達到包裝目的設備。貼標設備通常由
PLC控制系統、貼標裝置、供標機構、收膜機構、標簽跟蹤與定位裝置組成,自動化程度非常高,貼標質量也很好。
如今,得益于技術的發展,貼標設備的生產優勢擴大。首先,貼標速度快,產量大,幫助企業在投入成本上大大降低。其次,設備貼標后美觀、牢固、不會自行脫落,避免出現標簽問題,方便可靠。再則,設備應用廣泛,用途多樣,可貼不干膠標簽、防偽簽、漿糊標簽、條形碼等,性能更多樣化。
貼標機在包裝行業的需求量很大,但產品的更新換代非常頻繁,有的企業每一年都會更新一次,導致貼標形式也有所變化。每更換一次瓶子大小或者包裝大小,那貼標機也必須要做出調整或者更換,這對于部分生產企業而言,會造成設備成本難以負擔。
對此,設備制造商需要對設備進行模塊化的設計,使設備具有高靈活性,以適應生產的多變性。除此之外,貼標設備還需朝著高可靠性、高生產率、高精度、高柔性等方向發展,注重成套性和配套性,從自動化生產逐漸轉向智能化控制的方向。縮小與先進設備之間的差距,提高市場競爭力。
當前,進口食品中文標簽“缺席”現象時有發生,這導致消費者的知情權被虛置,對食品是否過期、安全性、是否含有對自己身體不利的物質等情況難以把握。而對于進口企業而言,也是一種違法違規的現象。因此,相關企業要利用貼標設備對進口食品進行貼標,使其符合國家法律規定,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