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則食品工廠手速流水線的視頻受到關注。視頻內容是一
餅干生產線上,兩位操作工人正在快速將餅干裝盒,手速非常快。但小編注意到,雖然手速很快,但旁邊還是有很多餅干散落等待裝盒。現如今的食品生產線,不僅要求生產速度快,也要求食品的質量安全。而人工操作顯然不能再滿足食品工廠對這兩者的需求,相關智能設備如并聯機器人正在加快發展速度。
現如今,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食品工業轉型指日可待,以此為背景的電子信息與計算機技術的發展成為了實現食品機械智能化的有效手段和工具。實現智能化生產有很大的優勢,自動化的目標就是實現流程的自動管理,無需人力,從而降低了企業的人力成本,且大大提高了生產能力。
同時,由于人工減少,“無接觸式生產”也能大大減少由人工操作帶來病毒和細菌污染的可能。并且,通過生產線設備中的各種
傳感器,能夠實現從產品調配、生產到包裝、碼垛等環節工藝過程關鍵指標的在線實時監測,生產數據的自動記錄也能幫助企業實現質量安全追溯,極大地保障了食品質量安全。
因此,食品工廠的自動化、智能化升級對于生產有著重大意義。在升級的過程中,智能設備的應用非常關鍵。例如并聯機器人,就是目前智能化程度較高的食品機械之一,發展應用前景非常好。
并聯機器人可以定義為動平臺和靜平臺通過至少兩個獨立的運動鏈相連接,機構具有兩個或兩個以上自由度,且以并聯方式驅動的一種閉環機構。它具有剛度高、速度快、柔性強、重量輕等優點,在物料的搬運、包裝、分揀等方面有著很大的優勢。雖然國內并聯機器人產業起步較晚,但發展速度快,設備的國產化率由2016年的45%提升到2018年的71%,市場主動權較大。
但從企業自身來看,目前國內并聯機器人制造企業還存在良莠不齊的問題。部分企業自身研發實力不過關,產品成熟度不夠,缺乏足夠的現場應用經驗,導致設備穩定性差、通用性差。因此,雖然國內并聯機器人制造企業不在少數,但設備的性能仍待進一步加強,否則設備也難以與上的先進設備“匹敵”。
例如余姚某機器人公司研發的一款新型并聯機器人,有著很大的環境兼容性,能在50℃的環境溫度及120℃的末端溫度的環境下持續運行。并且該設備將空間連桿機構與并聯技術融合,主軸可進行360°的整周運動,具有連桿機構的急回特性,在進一步提高機器人精度的同時,降低使用能耗,為企業提供更低的運行成本。
有業內人士指出,智能工廠的建設能讓食品企業靈活地應對市場的變化,實現高效率、智能化生產的同時,推動食品行業發展。而并聯機器人等設備的開發應用,能將生產線上密集來料進行“均勻分配”,確保多臺機器人的高協作效率,優化產能輸出,實現高速、柔性化生產。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