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烏龍”事件時常有,近日,一關于調味品企業在某平臺投放廣告的“烏龍”事件一時間引起廣大網友的關注,甚至多次登上熱搜,并衍生一網絡詞“逗鵝冤”。近年來,面對競爭日趨激烈的調味品市場,確實有企業通過投放廣告等形式,提高產品影響力和競爭力,但通過自動攪拌炒鍋夯實產品風味口感及品質,或成企業競爭重要“抓手”。
據了解,調味品企業相關負責人曾表示,“某公司從未催收過廣告費,公司也沒有與其合作過,連市場經營部都不知道這件事”。近日,關于調味品企業在某平臺投放廣告用于油辣椒系列推廣,但一直拖欠“廣告費”這一“烏龍”事件有了新進展,主要是因3人偽造印章與平臺簽訂合同。事件發生轉折后,某平臺發博表示“一言難盡…”。
針對此“烏龍”事件,網上有人說,看樣子該平臺已形成了用公檢法打擊一切不利于它的日常思維,甚至還簡化到連調查都不用就直接“送達”法律文書。還有網友戲稱“以前我眼里的‘企鵝’豪橫,現在的它‘傻白甜’”。近年來我國調味品產業發展迅速,市場競爭也日趨激烈,也有一些企業通過投放廣告等形式,提高產品影響力和競爭力。
根據相關數據統計顯示,2014-2018年,我國調味品行業銷售收入逐年增長,2018年為超過938億元,4年年均復合增長率接近17%。2019年我國調味品銷售收入1000億元左右,占全行業收入約1/3。隨著消費水平提高,人們對口味的需求逐漸多樣化,調味品行業正處于產品不斷細分,市場不斷集中,競爭也日趨激烈的階段。
就此,一些調味醬企業為了提高產品影響力和競爭力,不斷開發新產品,同時采用在部分平臺精準投放廣告等營銷渠道,實現品牌曝光,客戶拉新。業內人士表示,精準投放廣告等營銷渠道固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提高產品影響力的作用,但隨著消費升級,人們更傾向于健康、安全,并保持原有風味口感及品質的調味醬等調味產品。
據介紹,若要保證諸如辣醬等調味醬的風味口感,要嚴格把控炒制工藝,溫度不能太高,也不可過低,否則調味不均勻,直接影響產品的風味口感。
筆者獲悉,某調味醬加工企業擁有傳承久遠的辣醬生產工藝,以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創制了“爆炒”工藝,并結合現代化自動炒鍋,解決傳統人工炒料帶來的諸多問題,確保辣醬風味口感。
一直以來,辣醬的炒料工序大多采用人工炒制為主,在人工成本持續上升的今天,人工炒制無疑費工費時,成本高,并且對于部分工人來說,很難準確地把控炒制溫度和時間,以及翻炒的節奏、力度,難以確保成品辣醬風味口感。而今專門用于辣醬的自動攪拌炒鍋被研制出來,逐漸成為辣醬、火鍋底料、復合調味料等調味品加工企業的“好幫手”。
“自從引進攪拌式炒鍋后,解決了人工炒制溫控把握不準,調味不均勻,易糊鍋、安全衛生等問題,還提高炒制效率,節約用工成本。由于炒鍋攪拌方式采用特殊傾斜轉動,能夠使攪拌裝置與鍋體充分接觸,鍋內無攪拌死角,物料攪拌混合更均勻,不糊鍋,而溫控系統能夠實現精準控溫,更好地保證辣醬的風味口感和品質。”一位辣醬企業如是說。
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辣醬市場規模達320億元,預計2020年底將達400億元。隨著餐飲業快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日益提升,我國辣醬等調味品市場規模持續擴大,而企業之間的競爭也會日趨激烈。對此,企業注重新產品開發以及廣告投放等營銷渠道的同時,更要持續扎實產品風味口感和品質,多管齊下,才能更好地增強產品市場競爭力。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