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早熟的葡萄開始慢慢上市。葡萄是一種較為古老的果樹,在我國,葡萄栽種面積也非常廣泛,是種植超千萬畝、產量超千萬噸的大宗水果。栽培技術的不斷成熟使得國內葡萄品質提升,市場供應充足。同時,產量的提升也為葡萄加工產業提供了充足的原料。
近年來,全國各地依靠葡萄種植脫貧致富的新聞屢見不鮮。因此,國內種植戶若只依靠鮮果銷售,不僅經濟效益低,豐年時還容易出現虧本的情況。因此,走深加工之路成為葡萄產業延長產業鏈的有效途徑。我國作為較早種植葡萄的國家,相關的深加工食品非常多,包括制干、榨汁、釀酒等等。
其中,葡萄干是我國市場規模較大的葡萄深加工食品之一。近年來,我國葡萄干產量總體上呈現緩慢上升的趨勢。這不僅得益于產量的擴大,更少不了干燥技術的發展。傳統的葡萄干生產以風干為主,但這種工藝對環境條件非常嚴格,且生產速度也很慢。現在,自動化
干燥設備不斷應用到葡萄干生產中,擺脫了對環境的依賴,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
目前市面上的干燥設備種類非常多,根據不同的加熱原理可分為對流式、傳導式、輻射式、介電式等;根據設備結構不同又可分為廂式、輸送式、滾筒式、立式等。為了能夠進一步提升干燥后食品的質量,滿足不同食品的干燥,集多種干燥方式為一體的組合式干燥設備成為行業新的研發方向。
除了葡萄干,葡萄酒也是葡萄加工產業內的重點發展產業之一。與國外相比,我國葡萄酒產業較為弱勢,行業發展遭遇的瓶頸較多。有業內人士表示,我國葡萄酒行業本身存在諸多不足,導致產業發展乏力。因此,對于國內葡萄酒生產企業來說,加快生產工藝的轉型升級,促進產品結構優化迫在眉睫。
據了解,葡萄酒生產主要包括挑選、去梗、破皮、壓榨、發酵、熟成、澄清、裝瓶等環節。傳統的生產多為人工完成,但隨著食品科技的發展,自動化技術逐漸應用到葡萄酒生產中。例如挑選環節,有自動化
選果機的助力;去梗環節則可以交給去梗
破碎機;壓榨環節也可以交給自動化壓榨設備。自動化設備的應用能很好地降低人工成本,帶來高效率、高質量的生產。
近年來,我國葡萄在品種的培育上取得了很大進步,擴大和豐富了加工業的原料供應。作為一類傳統的食品加工業,自動化食品機械的應用改變了傳統的葡萄食品生產模式,促進了產業的標準化生產,并為產業帶來了更科學的質量管理形式。未來,隨著葡萄產量的進一步增加,以及人工成本的增加,自動化食品機械在葡萄產業中的應用也將不斷擴大。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