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藥在抗疫過程中發揮了獨特的作用,推動中藥材市場需求大量增長,部分品種出現供不應求,甚至有所漲價的情況。與此同時,隨著中藥材市場被激活,相關處理設備需求量在近期的增長也比較明顯。
日前,有制藥機械企業表示,2020年2月以來,該公司在國內市場對中藥材處理相關設備需求量增長的情況下,大力提高生產自動化,并增加工人,加班加點完成客戶交給的任務,本批次設備包括
洗藥機、切藥機、炒藥機、干燥機等中草藥處理設備。公司在確保質量的前提之下,按期完成任務,為我國的中醫發展服務。
也有中藥設備廠家表示,上游客戶在接到緊急生產任務后,還面臨著大量重要生產設備的采購需求,其中包括中藥材的炒制加工設備如炒藥機、干燥機等。
行業人士介紹,隨著現代科技的不斷發展,自動化設備的運用大大節省了勞動力,同時也更加高效便捷。“尤其是在疫情期間,很多中藥產品供不應求,中藥生產企業的復工時間、復工人員都是問題,自動化的設備在人員缺乏的情況下也可以達到高效生產的需求,滿足產品在市場上的正常供應。”
就功能來看,不同的設備功能各異。如洗藥機可以實行連續生產,自動出料,對特殊品種可反復倒順精洗,直到洗凈為止,大大節省了人力物力,也是中藥機械化生產的進步;炒藥機則能夠幫助快速烘干中藥材,可以用于各種不同規格和性質的中藥材的炒類加工,如麥炒、砂炒、醋炒、清炒、土炒、悶炒、密灸、烘干和果品的炒制,炒制的物品色澤新鮮、均勻,鍋體加厚還可鍛藥,可以滿足于當前市場上對于中藥材大量炒制的需求。
中藥材加工設備種類多樣,除了以上提及的設備以外,中草藥
粉碎機、顆粒機等加工設備在中藥材的加工生產上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中長期來看,隨著中醫藥戰略地位的不斷提升,消費者對預防保健意識的增強,以及中草藥受歡迎、受海內外認可的程度越來越高,中草藥市場需求也將水漲船高。艾媒咨詢指出,中國中藥材市場規模2018年為近1246億元,預計2022年將達到1708億元,2024年將超過2000億元,年平均復合增長近10%。
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在國家一系列扶持政策驅動下,中藥材的戰略地位逐步凸顯,中藥材產業不斷發展壯大,中藥材市場規模擴大前景可觀。
在此背景下,中藥材相關的處理設備市場也有望迎來發展的機遇。同時隨著中藥行業監管趨嚴,尤其是在新版藥品管理法實施的背景下,行業優勝劣汰加劇,中藥材質量要求將不斷提升,其上游的加工處理設備也或迎來新的要求和挑戰,包括生產效率、精度、節能環保等方面。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