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酒鬼酒原經銷商公開舉報酒鬼酒某批次白酒中添加了甜蜜素。此消息一出便引起了軒然大波。拋開事件中的是是非非,小編僅想從甜蜜素和食品安全來簡單談談。
甜蜜素,化學名稱為環己基氨基磺酸鈉,是甜味劑的一種,可代替蔗糖使用。在我國,甜蜜素是一種常用的食品添加劑,有甜味純正、回味悠長、成本低等優點。雖然甜蜜素可食用,在我國仍對食品加工中的甜蜜素使用量進行了嚴格的控制,如《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明確規定了,甜蜜素在水果罐頭、冷飲、復合調味料等食品中的大使用量為0.65g/kg,在果醬、熟制豆類等食品中的大用量為1.0g/kg。
既然甜蜜素是可食用食品添加劑,那為何此次酒鬼酒事件會不斷發酵,愈演愈烈呢?那是因為《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所列出的允許使用甜蜜素的食品分類中,并不包含白酒類(蒸餾酒)。另外,《濃香型白酒》(GB/T10781.1—2006)也規定,濃香型白酒中不得添加非白酒發酵產生的呈香呈味物質。也就是說,類似酒鬼酒的白酒中不允許添加甜蜜素。
但甜蜜素是一種能讓白酒口感更加綿密的物質,可能會被商人惡意添加到白酒中。此外,不允許添加甜蜜素不等于不能檢出甜蜜素,在生產環節中,由于原料、投料等原因也可能使得成品酒中被檢出甜蜜素。因此對白酒中的甜蜜素檢測就顯得很有必要。
在對甜蜜素進行檢測時,樣品前處理很重要。目前,透析法、揮發法、固相萃取法、超聲離心法等是比較常見的方法,各有優勢。比如,固相萃取法不僅可以富集樣品中的甜蜜素,還能凈化提取液,降低基質干擾,適用于甜蜜素含量較低的樣品。檢驗人員可根據檢測儀器選擇合適的前處理方法。可用于檢測甜蜜素的檢測儀器也很多,如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紫外分光光度計、離子色譜、氣相色譜、液質聯用、氣質聯用等,因普遍具有快速、便捷、結果準確的特點,被廣泛應用于白酒中甜蜜素檢測。
其實,白酒行業中違規添加甜蜜素的案例并不少見,更有網友指出這一現象是白酒行業里公開的秘密。此外,據新京報報道,甜蜜素已經成為了白酒不合格的第二大原因,在近6年的檢查中,多達365批次白酒被檢出甜蜜素。這或許也從某種程度上表明,我國仍需要進一步加強對白酒質量的檢測,同時提升對酒企業的監管力度和懲戒力度。
當然,百姓也不需要對此感受恐慌。我們常說到,一切拋開劑量談毒性的行為都是耍流氓,這句話套用在甜蜜素上也是適用的。甜蜜素固然會對人體會有一定的傷害,但要真正對我們的健康造成危害還需要食用超出一定限量或長時間持續攝入。此外,甜蜜素添加到白酒中,究竟會對我們產生什么樣的傷害也還未有定論,我們無需自亂陣腳。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