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外某分析機構發布一份報告,稱進入2020年后,對三文魚的需求應該會達到歷史較高水平,明年上半年的價格環境將保持樂觀。近年來,三文魚產量一直在穩步增長,國內對三文魚的消費需求持續上漲。我國并不是三文魚的主產國,國內三文魚多為進口。國內消費者之所以能買到新鮮三文魚,與冷鏈物流的發展息息相關。
近年來,三文魚產量持續保持穩步增長。業內人士表示,與2018年的增長相比,2019年和2020年三文魚的產量增長預計依然保持在5%-6%之間。從三文魚的市場份額來看,歐洲市場占了50%,北美大約占23%,亞洲市場占13%。而在亞洲市場,中國是三文魚的主要進口國之一。
不難發現,在國內的零售行業,冰鮮的三文魚市場正在不斷增長。數據顯示,2019年度第一季度,出口至中國的三文魚超過3萬噸,季度值達到歷史新高。據了解,國內三文魚市場中,冷凍市場的增長相對比較穩定,冰鮮市場增長尤其迅速。而冷鏈物流的持續發展保障了供應的穩定性、可持續性。
冷鏈物流能保障三文魚在生產、貯藏運輸、銷售,到消費前的各個環節中始終處于規定的低溫環境下。除了溫度,時效性也是決定三文魚品質的關鍵因素。而冷鏈物流遵循“3T原則”,即temperature(溫度)、time(時間)、tolerance(產品耐藏性)。利用不同產品的不同耐藏性,設定不同的冷藏溫度和運輸時間,提高運輸效率,實現更好的食材保鮮效果。
隨著三文魚市場的擴大,其對冷鏈物流的需求也會不斷增加。對此,冷鏈物流行業也要加快技術升級,讓消費者能夠享用到更新鮮的三文魚。首先要進行規模化、分散化的基礎設施建設,并增加輸送、分揀等設備的應用,提升企業的運營效率,從而增強在領域內的核心競爭力。
冷鏈物流行業中托盤、叉車、貨架、液壓車、伸縮機、
皮帶輸送機、分揀機器人、滑槽等標準化設備的應用能實現裝卸、安檢、發貨、集貨、分揀等多種功能的自動化進行,從而極大地提高冷鏈物流的運行效率。據悉,國內某部分物流公司的標準化托盤配備率達到了80%以上,物品裝卸效率提升了50%。
另外,相關企業也要結合當下冷鏈物流科技發展現狀,創新冷鏈物流中需要的冷藏冷凍、倉內運營、運輸管理等技術。廣東某公司就自主研發了低溫暫養、活魚包裝、純氧配送等技術,采用逐級降溫和智能溫控技術,在運輸過程中讓活魚處于半冬眠狀態,做到全程封閉溫控管理,讓魚在到達目的地后仍能保持新鮮狀態。
有關機構預計三文魚未來在國內零售市場上的銷量將會進一步增長,因此,從產地到銷售點之間的鏈接性變得非常重要。冷鏈物流作為三文魚運輸的重要工具,未來市場需求將會進一步提升,而相關企業也需提高基礎設施建設能力,創新溫控、運輸管理等技術,促進全產業鏈一體化發展。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