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農村部于近日發布消息稱,目前我國秋糧收獲已近九成,預計今年秋糧產量將占全年糧食總量的70%以上。如今,全年糧食豐收已成定局。要想進一步保障糧食安全,還需提升糧食綜合加工能力,實現糧食加工與現代科技相統一,不斷提高糧食產業的質量效益和競爭力。
糧食加工主要指將原糧去除雜質后,進行脫殼、碾磨等工序,例如水稻脫殼、小麥磨粉、花生榨油等。糧食加工產業是我國傳統產業,現下,國內糧食加工業已從手工走向機械化。隨著科技創新的不斷提速,我國糧食加工業正不斷向自動化、智能化發展,各類糧食加工設備的創新也在助力產業進行轉型升級。
例如色選機的出現,就極大地加快了糧食除雜環節的生產效率。糧食在儲存、運輸等過程中,不可避免會出現蟲食、腐壞等情況。要想保障食品安全、提高產品質量,除雜這一環節不可少。但人工挑選糧食費時費力,色選機的使用將會極大地減少時間和人力成本。
色選機能根據物料之間不同的光學特性,通過光電探測技術將糧食中的異色顆粒挑揀出來。設備配備了彩色CCD圖像獲取系統,獲取圖像的靈敏度高、掃描速度快。另外,色選機還配備了形狀和顏色結合的圖像處理系統,進一步提高篩選度。通過色選機的篩選,能得到顆粒飽滿、色澤干凈的糧食,為下一步加工環節打好基礎。
國內制造業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涉足色選機制造領域,通過不斷地技術升級和創新,國內
色選設備的制造有了極大的發展。據了解,目前國內色選機制造企業約為30多家,產品類型不斷豐富,在圖像采集、智能控制系統、新技術應用等方面都有較大進步,國產色選機在國內市場的占有率已達到70%以上。
除此之外,
粉碎機也是目前糧食加工業常見的設備。粉碎機是指將大尺寸的固體原料粉碎成小顆粒的設備,根據粉碎成品不同的尺寸要求,市面上的粉碎設備可大致分為破碎機(60目以下)、粉碎機(60-120目)、超細粉碎機(120-300目)、超微粉碎機(300目以上)等等。
粉碎機在很多行業都有著很高的使用率,隨著現代工程技術的發展,粉碎設備以及技術的研究開發正在不斷深入。例如根據不同物料的用途來配置不同的粉碎技術,避免因加工方法的缺點給物料帶來不利的影響。此外,粉碎設備的能耗也在不斷降低、生產效率提升、分散性優化、設備可控性增強。
為了進一步保障食品安全,食品追溯系統在糧食產業也不斷得到應用。據悉,寧波市某米業通過應用二維碼、RFID、物聯網、區塊鏈等信息技術,并結合貼標設備,將產品生產信息記錄在包裝上,從而實現“一物一碼”可追溯。
業內人士表示,我國經濟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這也將擴大國內糧食加工產業規模,刺激糧食加工業整體水平的提升。未來,我國糧食加工業將往高新化、集團化、精深化等方向加快轉型,這就要求生產企業要引入自動化、智能化生產設備來提升生產水平,制造企業也要注重新技術、新設備的研發,促進糧食加工業新舊動能的轉換。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