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十屆中國奶業大會在天津舉行。會上,中國奶業協會發布了中國奶業白皮書《中國的奶業》。白皮書中提出經過多年的建設,中國的乳品加工實現了工業化、機械化、自動化并邁向智能化。如今,“智能化工廠”已成為制造業的熱詞之一。那么,傳統的乳制品加工企業到底該如何向智能化轉型呢?
隨著國家對乳制品加工業市場準入的嚴格限制以及對現有乳制品加工企業的整頓,我國乳品行業的市場集中度有所提高,全國市場份額高度集中于全國一線品牌,區域市場份額高度集中于區域強勢品牌。國內乳企要想突破這種市場壟斷,就需要改造傳統的生產模式,進行智能化轉型。
鮮奶是乳制品加工的基礎,因此,鮮奶生產中的智能化升級不可少。據了解,某奶羊場將集成
傳感器技術、信息采集技術、網絡數據庫技術等新型技術與擠奶設備相結合,通過RFID奶羊電子標識感應器和識別系統、感應式奶量自動計量設備以及擠奶廳數字管理平臺等自動記錄并分析每頭奶羊的奶量變化、產奶性能以及其健康狀況等等。
為了保證鮮奶的新鮮和安全,該奶羊場還利用冷缸對來保存羊奶。據了解,冷缸能將鮮奶的儲存溫度控制在0~4攝氏度以內,并且內部裝有智能溫度
監控系統,可以實時監控冷缸中的溫度變化情況。當溫度超過4攝氏度時,冷缸內部裝置的GPRS會自動給管理人員發送提醒,避免因設備故障或人工疏忽造成鮮奶變質。
在乳制品生產過程中實現智能化管理也是乳制品企業建造智能工廠的關鍵點之一。如今,市面上的乳制品種類日益豐富,制作工藝也越來越復雜,這就需要靈活有效的智能化排產系統來管理生產。例如通過在灌裝設備上輸入產品數量來安排生產,智能化排產系統能自動提示設備的開啟時間,在保證產品按時按量生產的同時確保不會因設備過早運行而造成能源浪費。
如今,乳制品行業發展的重點離不開“安全”兩個字,這也在倒逼相關企業完善食品質量安全追溯系統。食品質量安全追溯系統能完整記錄從原料前處理到終端消費者中間每一個生產環節的數據,并通過標簽的形式打印在包裝上。它賦予了產品可追溯的能力,不僅有助于防范食品安全問題,更能增強消費者對產品的信心。
此外,乳制品企業在進行智能化升級時,還少不了自動化立體倉庫及智能倉儲管理系統的建立。智能倉儲管理系統能實現自動倉儲,自動監控庫存。它會對物料、半成品進行統一編碼處理,所有物料、半成品的入庫、領用、投料等進行電子掃碼操作,保障數據的透明性和完整性,能極大地方便物料核算以及倉儲的自動化管理。
乳制品行業是我國的傳統行業,但傳統生產經營模式已經難以滿足人們對高品質、個性化的消費需求。乳制品行業要想提升產品品質,生產線的智能化升級不可少,通過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等新型信息技術的應用,實現從原奶到成品乃至銷售終端的智能化運作。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