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一日三餐是每個人必不可少的。然而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以及食品工業(yè)的快速發(fā)展,使“人造食品”成為可能,也將豐富人們的餐桌。業(yè)內人士認為,人造食品在保證風味口感的同時,還要注重安全、健康,甚至超越現有的產品,如畜禽產品、乳制品、蛋制品。也許不久的將來,其勢必會走上更多人的餐桌。
人造奶
近,“人造奶”開始閃亮登場了。根據相關報道,美國硅谷以及歐洲瑞士的人造奶實驗室正在用上億美元,研發(fā)與牛奶口味相同,但所含營養(yǎng)成分不同的“人造奶”。據說,成品含有與目前乳制品相同的酪蛋白和乳清蛋白,但完全不涉及任何人類、奶牛或其他動物。除了成本高之外,人造奶在口味上和普通牛奶沒什么太大的區(qū)別,而且更加健康。
據有關人士介紹,“人造奶”制造并不復雜。需要將化學物質放入試管中調試,并通過生物工程酵母來生產出真正的牛奶蛋白質,終復制出普通牛奶的口味。與此同時,也可以根據需要往“人造奶”中添加一些成分。例如可以往其中添加能夠調節(jié)腸道菌群的母乳低聚糖,無需哺乳動物的參與。但是,同常見的奶相比,“人造奶”成本較高。
人造肉
日前,某公司掛牌上市,這家公司被譽為“人造肉股”,上市股價收漲超160%,成為今年以來新股上市首日漲幅較大的公司。據悉,該公司研制的“人造肉”產品,在味道、氣味、質感和外觀上都非常接近真正的肉類。一時間,“人造肉”話題受到廣泛關注。據悉,日本某企業(yè)成功利用牛肌肉細胞培養(yǎng)出塊狀的“人造牛排”,這種牛排具有像傳統牛排一樣的立體感,從外觀上向真正的肉又進了一步。
行業(yè)人士認為,一些消費者從環(huán)保、動物等角度出發(fā),認為應當減少飼養(yǎng)、屠宰肉用動物。而這些社會因素催生了大量素食主義者,刺激了植物蛋白需求,“人造肉”也隨之應運而生。
不過,注意的是,“人造肉”也有一定風險,通過動物干細胞制造的“人造肉”,即便是無菌培養(yǎng),也一定要防止微生物、病毒污染,保證產品的品質安全。
人造雞蛋
據了解,人造雞蛋,是用其它原料人工合成的雞蛋。食用人造雞蛋雖對人體影響不大,但吃多了會傷胃。有專家表示,“人造雞蛋”因為是化工原料或是食品添加劑,比真雞蛋便宜。就價格方面而言,“人造雞蛋”具有成本優(yōu)勢,但是目前營養(yǎng)價值不高。
國外有人認為,全世界一年消耗的雞蛋近一萬億個,對于雞蛋的巨大消耗以及養(yǎng)雞業(yè)惡劣的環(huán)境,讓人擔心哪天沒雞蛋可吃了。“人造雞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擺脫動物下蛋的固有模式,緩解雞蛋供應緊張。
此后,食品工業(yè)開始進入一個創(chuàng)新時代,尤其是和動物有關的食品工業(yè)。據了解,有團隊以利用酵母DNA凝造成只有雞才能產出的雞蛋白。
小編結語:行業(yè)人士表示,人造奶未來商業(yè)化應該沒有問題。伴隨著食品工業(yè)科技的進步,可實現將均衡營養(yǎng)和個性化方案惠及到每個消費者。對于人造食品,只要口感好、營養(yǎng)、安全,同時又能減少環(huán)境污染,自然會有它的“用武之地”。
誠然,雖然“人造食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畜牧業(yè)帶來的污染,以及畜禽產品消耗等問題,但是還需要在人造食品的口感、營養(yǎng)和品質上多下功夫。人造產品在技術上是否成熟,能夠確保口感、營養(yǎng)和品質,是否對人體健康無害等等問題,都需要時間的檢驗,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