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食品機械設備網 行業動態】日前,國外某國總統呼吁農場主運用區塊鏈進行供應鏈食品追蹤,保障從原材料生產到包裝和加工的每一件產品的品質安全。回看中國,區塊鏈在各行業開始得到應用,比如農產品、食品、醫療、物流、能源、金融服務等行業。通過區塊鏈技術應用,實現農產品溯源,讓消費者了解產品“前世今生”,建立消費者的信任。
區塊鏈技術主要適用于商品防偽溯源。區塊鏈的數據具備兩大特性,即不能篡改和交易可追溯,這樣有利于解決食品工業供應鏈內產品流轉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例如仿制、假冒偽劣產品,產品生產日期涂抹、竄改等問題,保障消費者合法權益。而在食品工業應用,區塊鏈技術可以說是一次革命性的創新,所有的關聯者都能夠從中獲得利益,并維護好其合法利益。
筆者獲悉,工信部發布的《2018中國區塊鏈產業白皮書》也曾指出,區塊鏈不可篡改、分布式存儲等技術可為溯源行業的信任缺失提供解決方案,從算法層面為商品的信息流、物流和資金流提供透明機制。目前,國內區塊鏈技術也得到快速應用。據了解,山西省區塊鏈研究會發起并啟動了一縣一品區塊鏈溯源技術平臺。通過區塊鏈品質溯源商城和人工智能無人售貨機,推動山西農產品銷售。
另外,某零售商家已經開始采用區塊鏈賬本技術去跟蹤新鮮農產品的運輸過程。雞肉、雞蛋和西紅柿從農場送到商店的全過程都會被跟蹤記錄,方便隨時追蹤檢查食物來源。與此同時,該商家將在未來幾年在其所有生鮮產品線上部署這種技術。到2022年,將把區塊鏈系統的使用范圍擴大到其在范圍內的300種新鮮產品,全力保障所有新鮮農產品“前世今生”可查看。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區塊鏈技術在農產品溯源應用優勢明顯,但是區塊鏈溯源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關鍵數據信息易竊取,商品包裝上的RFID設備被替換,溯源二維碼被攻擊,如套牌套碼、篡改鏈接的地址等等,這就需要有關企業不斷提升區塊鏈技術,進一步完善食品溯源和防偽系統研發,更好地保障其使用安全、,更好地讓其服務于產品流通安全中。
筆者了解到,某企業自主研發的國內基于區塊鏈技術的有機食品溯源和防偽系統開發完成。該系統利用區塊鏈數據不可篡改、物聯網、RFID、AI視覺識別等技術特點,將農戶、食品加工企業、銷售企業、物流倉儲企業等加入到聯盟鏈上,形成了一個信息和價值的共享鏈條。該系統從技術上突破了傳統的溯源防偽系統信息不透明、信息易篡改、安全性差、相對封閉等弊端,為保障農產品流通安全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不可否定,區塊鏈技術在食品安全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有了區塊鏈技術,不僅起到產品溯源、防偽的作用,還徹底滿足消費者們的知情權,其可以更放心的選購自己喜歡的產品。與此同時,傳統模式下的版權保護問題,其經濟和時間成本相對較高,應用區塊鏈技術能夠有效低降低更多的成本。讓區塊鏈技術在農產品溯源中發揮作用,真正實現農產品可追溯,保障產品流通安全。
我要評論